blog-image

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里,每天都有大量的谣言被制造和传播。

大多数人都热衷于在线吃瓜、围观八卦,却鲜少有人去刨根问底地寻求真相。

正如俗话所说: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两者所耗费的时间、精力等成本完全不在一个量级。

一档新出的华语综艺就偏要迎难而上,它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,破解世纪谜案,尝试找出新闻的真相。

真相猜·情·寻

导演: 黄淑明

主演: 方东昇 / 黄晓莹 / 李嘉嘉 / 陈福庆 / 丁佩 / 更多...

类型: 真人秀

制片国家/地区: 中国香港

语言: 粤语

首播: 2025-07-21(中国香港)

集数: 8

单集片长: 23分钟

这是由TVB制作播出的一档综艺。

一共8集,每集只有20分钟左右,可谓短小精悍。

上个月开播后,它获得了极佳的口碑,截至目前豆瓣评分8.9。

虽然看过的人不多,但绝对是近期最佳华语综艺,没有之一。

节目主持人之一的方东昇,经常看TVB的朋友肯定不会陌生。

他有着“中大才子”之称,自1998年加入TVB工作至今,多次荣获“杰出员工奖”。

作为TVB的金牌主持人,他的主持风格风趣幽默,深受观众喜爱。

他曾主持过《世界零距离》《世界观》等多档高分节目,被誉为“金句王”

最新的这档《真相猜·情·寻》,同样是一个极具诚意的节目。

它通过翻查尘封记录、追踪关键人物、走近事件现场的方式,来为观众揭秘香港的四大未解奇案,探寻被历史掩埋的真相。

其中的第一个奇案,就是李小龙的死亡之谜

作为一名影响世界的华人武打巨星,李小龙的人生堪称传奇。

而他在33岁的年纪突然死亡,更为这个传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
这些年来,关于李小龙死亡真相的猜测不计其数,比如药物过敏、被人谋杀、被人下毒、被人点穴、被人下降头等等。

这些传言到底孰真孰假?当年的真实情况又到底是怎么样的?

把时间倒回1973年7月21日,这天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轰动世界的新闻:

华人巨星李小龙在前一天晚上11点30分,因服用一颗头痛药后出现过敏而突然去世。

每个人在震惊的同时都不免疑惑:李小龙的银幕形象就是一个“超人”,怎么会因为一颗头痛药去世?

不仅死因成疑,就连李小龙的死亡地点也有不同说法。

当年的报纸大多都报道,李小龙在九龙塘金巴伦道的寓所内死亡。

报道称,李小龙当晚和朋友在尖沙咀吃晚饭,后来李小龙妻子莲达打电话给邹文怀嘉禾电影创办人、李小龙经纪人兼好友,告知李小龙昏迷

邹文怀到李小龙家,送他去浸会医院,随后又用私家车将其转送至伊利沙伯医院,最终确认死亡。

几天后,有媒体调查当天的救护车出车记录,查出李小龙是从影星丁佩家送到医院,说明李小龙死前在丁佩家中,这一消息瞬间轰动全城。

记者找到丁佩求证,丁佩予以否认,表示事发当日自己并不在家。

可几天后,邹文怀和丁佩却共同改口,称李小龙当日去丁佩家讨论剧本,也就是说李小龙去世的事发地点确实在丁佩家中。

翻看当年的这些报道,可以看出关于李小龙的死因、死亡经过、死亡地点都留下了太多谜团。

在事发一个多月后,香港司法机构召开死因庭审,这次庭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。

《真相猜·情·寻》节目组找到了当年的法庭文件、证人名单和完整供词,出庭作供的有14个人,包括李小龙妻子莲达、经纪人邹文怀、好友丁佩、上门帮忙急救的私家医生、救护员、几名警员、伊利沙伯医院的急症室医生、负责验尸的病理学家等。

而庭审的焦点,则落在最关键的邹文怀和丁佩身上。

邹文怀表示,事发当晚曾约好一起吃饭,但李小龙并未赴约,后来他才得知李小龙去世的消息。

综合邹文怀和丁佩的庭审供词,可以得到以下时间线:

7月20日17时,李小龙和邹文怀到丁佩家中讨论电影《死亡游戏》的剧本。

19点左右,李小龙表示头痛,吃了丁佩给的一颗止痛药后,进入丁佩房间休息。

20点,邹文怀先离开,到尖沙咀的餐厅会晤友人,等待李小龙随后到。

20点30分后,丁佩两次打电话给邹文怀,说李小龙仍然在熟睡,且叫不醒。

21点30分,邹文怀致电丁佩,得知李小龙还没醒来。

21点45分,邹文怀又来到丁佩家中,无法叫醒李小龙,又联络不上曾经为李小龙治病的医生。

22点,丁佩找私人医生朱博怀上门。

朱博怀在庭审时表示,到达丁佩住所时,发现李小龙已经昏迷,呼吸、心跳、脉搏停止,瞳孔未完全扩张,似乎已经没有生命迹象。

朱博怀叫了救护车,送李小龙去了20分钟车程的伊利沙伯医院。

其实附近有一个仅几分钟车程,且是朱博怀本人所在的浸会医院,但朱博怀认为伊利沙伯医院设施更好。

经过7天的公开聆讯,法官引导陪审团提到警方在现场找不到任何毒药或可疑之处,三位主要专家证人都倾向支持“过敏引发脑水肿致命”的结论。

因为李小龙生前最后服用的止痛药中含有阿司匹林,可能引发过敏。

三人陪审团退庭商议后,一致裁定李小龙死于不幸(药物过敏)。

至此,李小龙死亡的谜团被官方盖棺定论。

即便如此,从事发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,有关李小龙死因的争论没有停止过。

这些争论和猜测甚至越传越离谱,有人说他在好莱坞拍戏时得罪了黑手党,被黑手党的人谋杀。

还有人说他得了“疯牛症”,说他“中暑致死”,说他吃了春药“性猝死”等等。

这些都是没有科学和现实依据、报纸为了夺人眼球、提高销量的无稽之谈。

《真相猜·情·寻》节目组查阅了大量当年的报纸和影像资料,走访相关人员,发现当年出席李小龙死因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去世。

但节目组追查后发现,有个人事发当晚曾抢救李小龙30分钟,但他并未出席庭审。

这个人正是伊利沙伯医院的麦海雄医生。

7月20号晚上,麦海雄在伊利沙伯医院病房当值。

护士告诉他李小龙入院,而在他接手前已经有不同的人为李小龙急救,包括丁佩家中的私人医生、救护员,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的医生等等。

当麦海雄接手时,发现李小龙的瞳孔已经放大。他立即为其做了心肺复苏,随后又打了强心针。

一般来说急救只要做10分钟左右,但麦海雄做了整整30分钟的急救,带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拼尽全力。

当晚发生的一切,麦海雄至今仍然历历在目。

而在他的记忆中,那天还有两个让他感到异常的细节。

一是丁佩的私人医生朱博怀,按理说朱博怀在把病人转移以后,应该告知接手急救的医生病人的具体情况。

但是朱博怀并未如此,他只是像个路人一样站在旁边,没有说话,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。

在抢救半个小时后,麦海雄确认抢救无效,李小龙死亡。

第二个奇怪的细节,是当麦海雄向亲属宣布死讯,在场的邹文怀、莲达等人不仅表情平静,甚至没有向医生询问死因。

麦海雄表示,后来他才知道,当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,邹文怀并未告诉医生。

早在5月份时,李小龙在片场为《龙争虎斗》配音时,就发生过一次呕吐和抽筋的意外情况。

当时情况非常危急,李小龙送到浸会医院抢救。

医院的诊疗记录显示,李小龙送来时发高烧、没有呼吸、身体完全没有反应。

当时浸会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,李小龙恢复了意识,但其说话像中风,行为混乱,检测显示他的脑部肿胀。

对于这次差点丧命的病历,邹文怀在把李小龙送来伊利沙伯医院急救时,竟然完全没有告知麦海雄。

麦海雄不得不感慨,如果当时知道李小龙的过往病历,就不会立即判定李小龙是因药物过敏引发脑部血管破裂,肯定会进一步抽血、留尿、抽胃液,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。

如今邹文怀已经去世,我们无法知晓他当天到底是什么想法。

但节目组却十分难得的采访到了另一位焦点人物——丁佩

这是息影多年后的丁佩首次接受采访,正式回应当年的种种传闻。

她先坦白和李小龙的关系,表示了李小龙和自己的互相欣赏,李小龙对她表示了追求,两人开始了地下情。

事发当天,她之所以没有在李小龙昏迷后,第一时间叫救护车,是因为邹文怀说等他回来再做处理。

丁佩并不知道李小龙去世前两个月曾突然昏迷的事,而邹文怀清楚李小龙相关的治疗情况,于是她听从了邹文怀的建议。

至于她曾否认李小龙来到家中,后来又改口承认李小龙来家中讨论剧本,也都是听从邹文怀的安排。

改口的原因是,邹文怀让她不要告诉媒体,说这是李小龙家人的意思,丁佩只能照做。

于丁佩而言,李小龙的死亡就是一个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意外。

她给李小龙吃的止痛药,就是一颗再普通不过的止痛药,况且这个止痛药也不是她本人发明的。

在丁佩看来,他也是这件事的受害者之一。

因为在李小龙死后,丁佩和李小龙的地下情也随之曝光。她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,成为了大众眼中的“千古罪人”。

很多人把对李小龙的仰慕转化为了对于丁佩的愤怒,这段黑暗岁月维持了数年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当年官方宣称的“药物过敏”是李小龙的真实死因吗?

节目组找到五十多年前的药厂说明书,发现李小龙服用的头痛药的成分包含阿司匹林和镇静剂,而阿司匹林的确可能引发过敏反应。

不过,一位专门研究药物敏感方向的医生李曦,在看了李小龙的医疗报告和验尸报告后,排除了过敏致死的可能性。

如果是出现药物过敏,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气管收窄的可能性极高,应该在解剖时看到气管收窄。

但是在李小龙的验尸报告中,气管完全正常,不符合这一推论。

李小龙死亡的真相,到底是什么呢?

节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,找到了一个资深的“龙迷”李致远,他多年来深入参与李小龙死因的调查。

为此,他曾去电视台当助理编导,还特意加入纪律部队,只为更接近当年的真相。

在李致远的手中,有一份当年的验尸报告,显示李小龙死亡时胃部有少量大麻。

其实当年香港的病理化验医生,也曾怀疑李小龙最有可能死于大麻中毒(药物异常或大量服用)。

他们把李小龙的脑、心、肺等重要器官组织,送到新西兰进行化验。

此外,香港方面还把化验结果寄给美国海军进一步确认,因为美国海军在这方面的检验十分权威。

但很可惜,美国海军华盛顿总部法证科主管回复,称无法确认李小龙死于大麻中毒。

找寻真相的路上一次次受阻,但好在最后节目组请来了资深法医潘伟明,他有着三十多年的验尸经验。

他查看了李小龙的相关医疗记录,认为李小龙5月呕吐昏迷的病史,对于研究7月的猝死很有参考价值。

而结合当前最前沿的医学研究,唯一能够同时解释李小龙两次出事的原因,是癫痫症。

原发性的癫痫症有可能会引发突然的死亡,对此医疗界有一个专业名词——SUDEP,即脑癫不明原因猝死,而这样的病症通常都发生在睡眠期间。

李小龙的父亲和李小龙的哥哥,都是在睡梦中去世,这或许是家族病史。

回看李小龙5月病发后,去美国做的脑科检查报告,可以看到他已经有脑痫症的先兆,具体表现为抽筋的失常。

当时的美国医生给他开了治疗抽筋的药,但当时医生并没找到抽筋的原因,也不知道此后李小龙是否按时足量吃药。

既然当年有迹可循,为何当年讨论的重点在放在药物过敏而不是脑痫症上?

有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医学人士推测,有可能受制于七十年代的医疗水平,当时还没有关于脑痫症的相关研究

也有人推测,可能当时有人想“保护”李小龙,让其避免和脑痫一类的病症扯上关系,否则有损其“英雄形象”。

李小龙生前,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像动物园里逃出来的猩猩。

他感觉自己被大众无限制地审视、羡慕、嫉妒,毫无隐私。

光环和名气可以是荣耀,但也可能成为毒药。

背负着“世界最强壮男人”称号,李小龙对自己的要求极高,对于肌肉和力量的追求没有极限,但这也让他长期处于巨大的压力中。

精神医学研究表示,精神压力、过度疲劳都有可能引发脑痫症并发,增加死亡风险。

关于李小龙死亡之谜的调查或许没有尽头,但基于当前的科学和医学技术,脑痫症引发的猝死,是最接近多年谜团的真相。

除了李小龙的死亡之谜之外,《真相猜·情·寻》这档节目还调查了另外几起尘封多年的香港谜案。

比如女模特彭楚盈白骨案、锡安教会双氧水事件以及八仙岭山火之谜。

在新闻媒体越发追求新鲜热点的当下,它却反其道而行之,将目光着眼于历史和过去。

节目组翻遍尘封记录,追踪关键人物,只为厘清模糊难辨的事实、解开困扰多年的谜团。

正如这档节目的简介所言:“哪怕只有一步进展,多一块拼图,都能拉近和真相的距离。”

在信息过载、谣言遍地的今天,这种求真求实的精神,正是这档节目打动人心和深受喜爱的制胜法宝。

*
*